楚雄州文联 文艺动态 《金沙江文艺》2024年第8期阅稿意见

《金沙江文艺》2024年第8期阅稿意见

《金沙江文艺》2024年第8期(总第321期)继续保持着高质量的办刊水平,坚持以培养本土作家、艺术家为己任,持续体现时代性、地域性、艺术性、开放性,弘扬正能量,追求真善美!致力于楚雄州“世界恐龙之乡、东方人类故乡、世界野生菌王国、中国绿孔雀之乡”四张名片的对外宣传,以体现楚雄历史、自然、人文风光、民族文化为重点题材,讲好楚雄故事。重点开设小说、散文、诗歌、蘑菇丛、千里彝山、文学评论栏目。本期还结合重要时间节点,策划主题宣传,开设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征文栏目,号召文艺家们一同用文艺的方式讴歌新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

小说

彝族作家李跃慧的小说《翠婆婆与羊皮匠》,是一篇细水涓流的作品,一万多字的小说从完成初稿、沉淀思考、数次修改到与读者见面,历经一年的时间,作者用真诚的态度直面生活中的难题与痛点,其笔下人物真实感人,面目可亲。小说讲述了翠婆婆与羊皮匠这对因遭受意外而被撮合在一起的半路夫妻,领养了姐姐家的残疾儿子,共同撑起了一个家,给儿子筹办了婚事,带大了聪明健康的孙子。等到儿子儿媳和孙子打工的打工,上学的上学,纷纷离开了家,翠婆婆再也不愿与性格迥异的羊皮匠共同生活,他们在孙子的带领下走进民政局,结束了几十年的婚姻。但是作为空巢老人,他只有她,她也只有他,两人又不得不相扶相携、相互依赖着一天一天过下去。小说末尾,羊皮匠患病住院,喝不惯镇上的自来水,翠婆婆从家里背山泉水来给他。羊皮匠说:“(离不离婚)还不是一样的?”翠婆婆眼里渐渐像有雾气迷蒙:“一样?那咋能一样呢?”看似平淡却直抒胸臆的语言, 让人掩卷深思,心情激荡;刘梅的小说《蔷薇花》讲述了坚强少女蓝薇的励志成长故事。蓝薇兄妹因家庭的突然变故,自小由叔叔收养长大,后来为了走出家庭困境,蓝薇毅然选择中途退学另择他业,最后凭着不懈的努力和付出,收获了事业、学业和爱情。她就像一朵散发着幽香的蔷薇花,无论遇到怎样的风雨,始终顽强、坚韧、亮丽地绽放在阳光下。面对当下社会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跳出常人的眼光,换一种选择方式,或许也可以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蔷薇花》诠释了两者之间的平衡,具有一定的可读性。

散文

刊发的90后彝族女作家田榕的《一现》,讲述了作者田榕在小学时和邻居之间发生的故事,标题取自“昙花一现”。本文开篇即提昙花,后又由景及人,把小区内发生的多个故事串起。通过群像式描写,以亲切的口吻讲述了自己认识邻居、溜冰骨折、宠物失窃等事件,行文流畅,在活泼鲜亮的色彩之下蕴含着一些深刻、低沉而隽永的哲思。在末尾,作者又以昙花收束全文,首尾呼应,在她笔下,小学生活像一个饱满而复杂的梦境,一切依托六十平方米的小房子展开,而搬家既是梦醒,也是昙花凋谢后的时刻。人对于好好生活的决心有如不断繁衍的植物根系一般,将所见所闻化为养料,抓住时机,准备结出下一个生命的花苞。刊发此篇散文有利于积极引导本土作者将视野放置在生活中的小事上,回归本真,以淳朴的视角在日常生活中取材,在写作中升华;赵春银的《牧春图》,紧扣春天放牧的图景,在人、牛、河滩之间移动笔触,把寻找太阳石、捞水草、游泳、寻牛等细细道来,很有画面感,富有乡村童年生活的趣味,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广东东莞作者胡杨树的《一个人的风景画》,以一个孩童的视觉,叙述了一个热爱自然、热衷于植树的“五叔”。“五叔”的 追求深刻地影响了 “奶奶”和“我”,随后家乡的环境有了大的改变。文章如童话世界,意境很美,是一篇很美的散文。

诗歌

90后女作家陈登的这一组诗歌具有很强的个人属性,语言风格独特。《想起小熊》是一首寄友诗,“箴言”“晚宴”“褶皱”等高频率出现的高凝练度意象奠定了诗歌基调,又佐以“玫瑰色”“半透明”“星星”等可视化元素,塑造了类似童话的美好氛围。《九月小考》《离家前夜》则全出自个人生活经验,以生活化的场景为素材,收集作者一刻的感受,注重内心所想的记录与抒发。《十月典当》和《关联词》相对其他诗歌显得更为抽象,并未言明具体场合,也不点明作者想要表达的情绪,只是注重点染心绪,增加了解读的可能性。《一种新年》介于生活化诗歌与抽象表达之间,既寥寥几笔勾勒出了小雨的天气与聚会场合,也用喃喃自语的笔调书写着作者对新年似有若无的展望;《苏燕的诗》《李伟林的诗》《李富珍的诗》,非燕的《己衣大裂谷》,语言灵动、清新,有诗意,有韵味。

蘑菇丛

内蒙古作者康立春的诗歌《一马平川》《草原落日》写出了草原的气势和落日的苍凉,《雷声拔出花脸蘑菇》富有童趣;黎虹的诗语言简洁灵动,如一缕清风;卞育能的诗歌《茶花徐徐(组诗)》、毛家成的诗歌《金沙江流在我心上(外一首)》、夏玉婷的诗,语言灵动、清新,有诗意,有韵味。

        

诗词

朱思丞的诗以建军节、军人、军营为题材,韵律和谐具有时代感,值得推广;范诗银的诗词,以写云南为题材,格律严谨,写景抒情有味;杨平运的诗以写楚雄彝乡景点为主,对宣传楚雄、赞美楚雄、歌颂楚雄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千里彝山

李锦荣的《狮子山秋韵》,为文旅故事性散文,短小精悍,以亲历的笔调,描写了狮子山之美。文中景点介绍详略得当,语言交好;刘腾伟的《普龙大峡谷游记》, 写游览武定田心乡普龙大峡谷的所见景象,不失为一篇好文章。此前,基本没有人写过普龙大峡谷这个题材的散文,读此文,叫人感到耳目一新;陶光德的《清凉方山》,写了永仁方山的山水景观和人文历史,有可读性。

文学评论

著名作家张永权写的评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画卷——简评长篇小说<七日>》,是评论楚雄籍彝族青年女作家苏钰璇作品的评论文章,文中重点肯定了苏钰璇的这部长篇小说的价值,分析了其艺术特色,对作者及时给予了鼓励。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谢智文的散文《记忆中的碗厂》,通过对“碗厂”的描写,反映出传统手工艺在时代变迁中的沉浮、兴衰,及其所体现出的社会价值、情感价值,本文言之有物,情真意切,在类似怀旧散文中,是写得比较好的;周正开的散文《在青云梯台之上》,写青云梯台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以小见大,书写了一个地方的变化。文章有自身的深入,感情抒发真实自然,文章语言朴素简练,流畅通透,好读;王晓丽的散文《上学的路》,以学生上学之路、学生伙食的变化,写出了农村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末尾紧扣主题,升华主题,文章写得不错;杨晓文的散文《母校的水》,围绕在贫困山区小学校里修建自来水管道一事,讲述了几十年来的 甘苦过往,体现山区教师的高尚情怀和艰苦作风,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山区学校的困难、不易,以及在新时代中越变越好的  现象和理想,写得细致纯朴,自然流畅。

书法作品欣赏

廖广伟的书法作品《临江仙·紫溪行》,是一件文旅楚雄题材的作品,写出了楚雄风景名胜紫溪山的特色,艺术性很高的作品。

美术作品欣赏

盛丽云的版画《大地流彩》,是一件以丰收的田野乡村为题材、艺术性很高的作品。

摄影作品欣赏

鲁银彩的摄影作品《火火楚雄》,是一件主题为楚雄火把节题材、歌颂楚雄城乡火热生活、楚雄人民火热激情的佳作。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https://www.cxzwl.org.cn/?p=2075

作者: 楚雄州文联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78-336966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cxzwl01@126.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