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时节,在南华县五街镇咪黑们村“百菌园”,云雾缭绕,青山叠翠。雨后深山里,一窝窝、一丛丛的野生菌破土而出。
一大早,普华章便和妹妹普菊义进山找菌,兄妹两没走多远就在一处松林下看到了新鲜出土的野生菌,他立马蹲下身,轻轻扒开菌子根部缠绕的苔藓和枯叶,用削尖的木棍从旁边朝着菌子根部缓缓斜插进去,手在木棍末端轻轻往下一压,一朵新鲜的菌子便从土中被撬起。

南华县五街镇咪黑们村委会五力苴村村民普华章和普菊义兄妹俩在菌山中采摘松茸。
普华章是南华县五街镇咪黑们村委会五力苴村的村民,原本常年在广东打工的他,每年收入也有4、5万元日子过得也是有滋有味,2020年春节回家过年的他,听说村里有村民承包山头采收菌子一年赚了十多万,这可让普华章有了兴趣。
2021年初普华章就邀约着兄妹三人承包了10亩山林,没想到第一年就采收了600多公斤的野生菌,其中光松茸就有200多公斤,销售收入20多万元,他家分到了近10万元。
“一开始我也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真是没想到啊第一年就给我来了个‘开门红’,一年能赚十多万原来是真的啊”普华章激动地向我们介绍说,丰收的喜悦让他乐开了怀。

南华县野生菌交易市场里各摊位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各类时鲜野生菌。
南华县五街镇素有“松茸之乡、生态彝园”美誉,森林覆盖率达71%,以松茸为主的野生菌资源十分丰富,且产量高、质量好,而五街镇品质最好的松茸在咪黑们村,是云南松茸主产区之一。2021年,五街镇实现野生菌产量1450吨,产值7950万元,松茸产量160吨,产值3700万元,这才成就了普华章的“开门红”。

南华县农民群众把刚采摘的野生菌送到野生菌交易市场里与菌商交易。
为进一步保护山林合理规范采摘野生菌,当地按照“公开标底、竞价承包”的方式,以家庭承包、联户承包、集体承包等形式,积极推行包山采菌模式,每年采菌季,村里把村民们山林归拢,通过公开竞价方式,将山林承包给想采菌的村民,其他村民则获得承包金。
普华章的妹妹普菊义就是包山采菌的直接受益人,每年野生菌采摘季,普菊义把自家山林交给村里统一向外承包,如此便能获得一笔承包金,去年她家4口人就获得承包金8000元。

来南华买菌的外地人在南华县野生菌交易市场里选购野生菌。
南华县自2001年推广封山育菌、包山采菌模式以来,截至2021年,累计实施封山育菌面积200万亩,推行包山采菌面积50余万亩,野生菌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
近年来,南华县着力提升野生菌产业综合效益,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不断提升野生菌产业规模化、专业化、组织化、市场化水平方面,以吃菌为主要体验的酒店和餐馆迅速崛起,成了南华的一张靓丽名片。2021年,全县实现野生菌产业综合产值46.09亿元,预计到2025年,野生菌产业综合产值将实现100亿元,南华县以野生菌产业为主的“一县一业”示范县为抓手,厚积发展新势能,整合延伸产业链,进一步擦亮“世界野生菌王国”品牌。

南华县当地野生菌食品加工企业里的工人在搬运即食罐装牛肝菌美味酱装车准备外销。
短评:
野生菌产业发展在质不在量。凡到过南华县的人都会感慨:“云南野生菌,精品在楚雄,楚雄野生菌,极品在南华。”党的十八大以来南华县依托林下保育促繁,新建以羊肚菌、松露为主的仿野生繁育基地、保育促繁基地1000亩,通过林下仿生种植和林下保育促繁项目的压茬推进,进一步放大生态效应,探索找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有效路径。
野生菌产业要做到保护与开发并重,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保护野生菌原产地的生态环境,在采收、存储、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形成了全产业链闭环,杜绝一切影响野生菌品质的保鲜技术和手段,全力推进野生菌产业绿色食品牌建设,着力提升“美丽南华·野菌飘香”品牌影响力,使野生菌成为县域经济发展新动力和农民增收致富的主打产业,使当地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同时,要按照“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发展模式及全产业链聚集发展思路,聚焦野生菌产业深入实施延链补链强链工程,加快构建以野生菌为主的绿色食品加工体系,培育南华野生菌绿色食品品牌,不断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持续擦亮“野生菌王国”“中国野生菌之乡”“中国野生菌美食县”品牌。(楚雄日报全媒体记者 笪永麟/文 夏天彧/图 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