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孕育推动新时代新韵律诗歌事业繁荣发展,3月23日上午,由中国作协《诗刊》社、云南省作协、中共楚雄州委宣传部、楚雄州文联、中共元谋县委联合主办的“新时代·新韵律”楚雄州与中国作协《诗刊》社新闻发布会及座谈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
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主任、著名诗人吉狄马加,《诗刊》社主编李少君,中共楚雄州委书记刘勇,州委常委、州委宣传部部长李汶娟,中共楚雄州委常委、州委秘书长周志远,州委常委、州人民政府副州长张建军,中共元谋县委书记刘文跃,云南省作协副主席胡性能,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徐可,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北乔,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陆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敬文东,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汪剑钊,《诗歌风赏》主编娜仁琪琪格,中国诗歌学会常务理事安琪等国内著名诗人、学者、评论家,以及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工人日报、中国新闻社、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中国作家网等媒体记者莅临现场,新闻发布会和座谈会分别由《诗刊》社主编助理、中国诗歌网总编辑金石开主持,中共楚雄州委常委、州委宣传部部长李汶娟主持。
会议决定,确立楚雄为全国新韵律诗歌会永久举办地,每年举办一届新韵律诗歌研讨会或新韵律诗歌会及文化采风;开展以楚雄为主题的全国诗歌大赛征集,以诗歌为载体,结合楚雄地方特色,将原创诗歌加以丰富改编,以舞台剧、音乐诗剧等多种形式,结合研讨会及文化考察采风,进一步阐述好、传播好新韵律诗歌,书写楚雄的靓丽风景,推进新韵律诗歌在楚雄萌芽生根、开花结果,在全国产生持续引领和推广示范作用。
楚雄彝族自治州,不仅是当今云南诗歌创作最活跃的州市之一,也是历史上为中华文化贡献过彝族创世史诗《梅葛》的地方,拥有“世界恐龙之乡、东方人类故乡、世界野生菌王国、中国绿孔雀之乡”四张世界级名片,厚重多元的历史文化、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滋养了楚雄诗歌创作的土壤。
中共楚雄州委常委、州委宣传部部长李汶娟表示,文化赋能乡村、诗歌改变人生。我们将通过每年举办新时代·新韵律诗歌会、研讨会,建设诗歌图书馆,打造“诗意栖居——中国诗歌艺术小镇”,设立“诗歌点播机”和中国楚雄·新韵律诗歌专栏,招募驻镇诗人开展文化采风创作活动,加大楚雄本土诗歌人才培养等,共同打造“诗意楚雄”,让楚雄文学形成品牌,走出云南、走向全国。
《诗刊》社主编李少君表示,新韵律诗歌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新时代、新征程为主题,洋溢新时代的气象,具有韵律美、音乐美,特别适合朗诵推广。中国式现代化正在全面推进,新时代“春天的故事”在不断书写,这就需要有诗歌的加入,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新韵律诗歌,将向古典诗歌、民歌、民谣学习,将诗意传达给人们,穿越千山万水抵达千家万户。我们希望随着新韵律诗歌的传播,把美好、温暖和爱送到每一个城市,每一座乡村,让诗歌在大地、山川、人民之中发生,产生于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劳作,在田野、工厂、学校、军营以及大街小巷和广阔的大地上传诵。新韵律诗歌将与新媒体结合,通过抖音、快手、b站、小红书等新型传播平台,将新韵律诗歌推向大众,以多种形式将新韵律诗歌在新时代打造成为亮丽的诗歌品牌和文化品牌。
张建军、胡性能、刘文跃、北乔就楚雄州如何用诗歌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云南故事、楚雄故事,以及这一合作如何促进云南诗歌事业发展,特别是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在“新时代·新韵律”主题座谈会上,诗人、专家、学者们重点探讨如何以新韵律诗歌创作推动新时代楚雄文旅融合,以及互联网时代下的诗歌创作与传播等话题,为新时代诗歌的发展方向建言献策。
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主任吉狄马加表示,楚雄州拥有悠久的历史、特殊的地理、丰厚的文化,既是人类的故乡,养育了中华文明,也是诗歌的摇篮和沃土。近年来,楚雄州通过举办新韵律诗会、打造诗歌艺术小镇等活动,在通过诗歌推介楚雄,实现楚雄的文旅融合发展方面做了许多富有成效的探索,也为其他地方的文艺繁荣,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范本。“新时代·新韵律”诗歌应与新时代新征程相结合,反映社会现实,见证伟大时代,为新时代诗歌建立新的美学原则。
楚雄州委书记刘勇表示,长期以来,楚雄州委、州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文学艺术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安排,围绕文化楚雄、书香楚雄、文艺楚雄、诗歌楚雄,大力实施文化赋能工程、诗歌赋能工程,楚雄州文艺工作呈现出上大报大刊作品数量多、加入国家级会员多、获奖作品多和成功举办全国新韵律诗歌会的“三多一新”的发展态势,特别是与中国作协《诗刊》社合作,是楚雄州推进文化强州建设,繁荣发展文学艺术的重要举措和重大成果,去年7月在我州元谋县成功举办了中国新韵律诗歌会,在文艺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云南省作协副主席胡性能表示,云南彝州楚雄将以悠久的历史、特殊的地理、丰厚的文化,激发中国诗人的创作激情,从而将秉承中国诗歌精神的新韵律诗歌进一步发扬光大,让新韵律诗歌真正走入民间,走进人民。相信中国这个古老的诗歌大国,会因新韵律诗歌的兴起,再次沐浴在诗歌温暖的阳光里。
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徐可表示,新韵律诗歌要热情讴歌伟大新时代,向传统致敬,向民间文学致敬,必将推动新时代新诗歌创新性发展,产生一批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
中国诗歌网总编辑金石开表示,新韵律诗歌重提音乐性,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百年新诗对诗歌韵律的某种忽视,是当代诗歌从高原走向高峰的必然要求,必将对诗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汪剑钊表示,新韵律意味着一种诗化人生的美好愿望,元谋是人类起源地,诞生了最早的直立行走的人,希望未来诗歌也以新的昂扬姿态面对世界。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陆健表示,新韵律是诗歌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也将成为楚雄文旅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名山大川需要增加人文底蕴表现民族文化特色,增强地方文化和游人的互动性。《诗歌风赏》主编娜仁琪琪格表示,楚雄大地壮阔雄美,其文化的丰富性、生命的多样性深深吸引了我,非常向往到楚雄感受彝族的舞蹈、音乐、民间传说等丰富文化形态。中国诗歌学会常务理事安琪表示,诗人是万物的命名者,选择诗人为云南这片神奇沃土来代言再适合不过,期待新韵律诗歌在楚雄萌芽生根、在全国开花结果。
今年8月,彝族“火把节”期间,将在楚雄州元谋县江边中国诗歌艺术小镇举办中国楚雄·新韵律诗歌交响音乐会。未来,《诗刊》社将与楚雄州以“新时代·新韵律”为主题开展一系列合作,用优秀诗歌作品热忱描绘新时代新征程恢宏气象,探索新的艺术传播形式,积极推动新韵律诗歌的创作,不断探索新韵律诗歌的新亮点,将新时代诗歌和地域文化资源相结合,用新的艺术传播手段,将新时代诗歌推向大众,引领新时代诗歌创新发展方向。
责任编辑:王傲霏